瑞士外交官为关键人工智能公约辩护
瑞士外交官托马斯·施耐德促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工智能公约,推动全球就如何在技术变革中保护人权达成共识。然而,这一成就也引发了争议,批评者指责他在关键原则上做出妥协。在他即将告别陷入困境的欧洲委员会时,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相关内容
我们关于外交事务的时事通讯
是否应该允许人工智能(AI)基于人们的性别和肤色进行歧视对待,决定人们能否获得贷款和医疗服务,甚至利用我们的数据进行操纵和监视?直到几个月前,全球还没有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来解决利用人工智能系统侵犯人权的问题。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欧洲委员会(CoE)在瑞士的大力参与下制定了一项全球性的人工智能协议。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议题上主导国际谈判,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外交官也会感到吃力。然而,当托马斯·施耐德走进欧洲委员会的会议室时,他依然气定神闲。这位过去两年里主导协议谈判的瑞士外交官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到2024年3月,欧洲委员会的46个成员国和包括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在内的11个观察员国,终于就首个全球人工智能公约达成了一致。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旨在保护公民免受人工智能技术不当使用的危害,被视为应对AI对人权、民主与法治威胁的重要一步,也被看作是施耐德个人的重大胜利。
九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在法国城市斯特拉斯堡,就在施耐德作为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任期即将结束的前一天,一场讨论正在进行。讨论的焦点是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工具,旨在帮助各国政府评估人工智能的风险和影响。
今天到场的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代表,并不指望这个工具在保护人权方面带来真正的突破。
弗朗西斯卡·法努奇在谈判间隙表示:“有些国家坚持要修改措辞,因为它们不想承担哪怕一丁点儿的义务。”这位欧洲非营利法中心的高级法律顾问对缺乏明确的义务感到担忧,因为这样一来,公约的效力就会降低,沦为“纯粹的意向声明”。
一些民间社会组织担心,《人工智能公约》本身存在太多模糊之处,难以有效实施,违反公约的情形将难以界定,最终可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制裁或惩罚措施。
欧洲委员会迫于压力匆忙达成人工智能公约
一些组织指责欧洲委员会出于错误的动机匆忙达成一项全球公约。批评者认为,在欧洲委员会面临合法性危机的情况下,推动达成这项公约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保护人权,不如说是为了挽回委员会的国际声誉。他们认为,由此产生的公约在关键义务上对科技公司网开一面,比如防止AI系统中的偏见或人为操纵。民间社会的代表指出,在谈判中做出让步是为了安抚美国,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
“有些国家坚持要修改措辞,因为它们不想承担哪怕一丁点儿的义务。”
弗朗西斯卡·法努奇,非政府组织驻欧洲委员会代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瑞士非政府组织代表说:“从一开始,委员会就打算让一些观察员国参与进来。”观察员国没有投票权,但在谈判中有发言权。这位代表还指出,“这导致各方达成妥协的压力上升,也使得制定一项非常规范和严格的公约的难度变大。”
施耐德:老练的谈判专家
有人批评施耐德在《人工智能公约》谈判中向华盛顿妥协,称他是“美国的傀儡”。对此,他不以为意并继续前行。用他的话来说,这种“美国指挥、他人听命”的说法,“符合布鲁塞尔一些人的利益,是为了在谈判过程中给我和秘书处施压”。这位52岁的外交官很清楚,他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施耐德穿着带彩色纽扣的淡色外套,配上一件印有app图案的衬衫,显得轻松随意,没把自己太当回事。他自称是个谦逊的国家公仆,做决策时从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前途。他的履历足以说明一切:这位外交官在联合国、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等主要国际组织中从事了近二十年的治理与监管工作。
他的谈判本领早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来。施耐德在瑞士东部圣加仑州的小村庄里度过了学生时代。“我比同学早一年上小学,个子比他们矮,身体也不如他们强壮,”施耐德回忆道。那时,他学会了通过说服他人来赢得支持,这种能力后来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巨大成功:2017年,他出任瑞士联邦通信局(OFCOM)大使兼国际事务主任。
施耐德表示:“我们是一个小国。要想说服别人,我们必须有充足的论据,提出比其他人更好的建议,并付出大量努力。这样别人才会跟随我们的脚步。”施耐德自2006年以来一直在欧洲委员会主持多个委员会和专家小组的工作,并自2022年起担任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
《人工智能公约》的达成能算成功吗?
“所有46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公约应具有全球影响力,而不应局限于欧洲。”
托马斯·施耐德,欧洲委员会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
在担任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期间,施耐德促成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公约,这可谓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也促使非欧盟国家在采用新技术时,遵循《欧洲人权公约》(ECHR)的标准。《欧洲人权公约》是欧洲委员会在其成立后的次年(1950年)出台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书。
截至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九个国家和欧盟已经签署了《人工智能公约》,但瑞士和其他许多国家(多语)尚未签署。要使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各国必须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每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公约立法,这意味着公约的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公约》仍被认为是欧洲委员会的一项重大成就,也为施耐德的履历增添了亮点。人工智能委员会的几位成员也肯定了他在公约通过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
荷兰代表团成员弗洛里斯·克雷肯表示:“要让所有国家的法律体系达成一致,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如今我们有了一项国际公约。”他的同事莫妮卡·米拉诺维奇也附和道:“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对这项公约感到非常自豪。”就连施耐德的继任者、9月份接任委员会主席的西班牙人拉莫斯·埃尔南德斯(Ramos Hernandez)也坦言,接替他的工作不容易,“他做得非常出色”。
美国国务院也称赞了施耐德,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他的工作“对公约的达成至关重要”。唯一一位在斯特拉斯堡出席人工智能委员会会议的美国代表说,自己未被授权就此话题接受采访。
以免除企业责任为代价换取美国签署公约
然而,对于这项被一些人称为“施耐德公约”的协议,以及欧洲委员会本身,仍有一些阴影挥之不去。
“数字社会”(Digital Society)协会的专家大卫·索默(David Sommer)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为了让美国(和其他国家)同意并签署公约,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妥协,比如允许各国将私营企业排除在公约义务之外。他指出,一些民间社会组织认为托马斯·施耐德在引导谈判朝这个方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些人则怀疑,托马斯·施耐德向美国示好是受欧洲委员会高层指使。索默写道:“我不清楚托马斯在谈判中有多少自主权。”
弗朗西斯卡·法努奇也持同样的观点,但她批评施耐德在面对民间社会的一些不满时选择“走捷径”,总想尽快达成目标,不愿拖延太久。这位法律专家说:“在某些会议中,我们对瑞士一贯的中立立场偶尔失守感到有些不安。”
与美国一样,加拿大和英国也反对在《人工智能公约》中为出于商业目的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私营公司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瑞士资讯swissinfo.ch曾尝试联系这两国的代表,但对方都拒绝置评。
达成协议
欧洲委员会(CoE)对这些指责予以否认,称其为“毫无根据的猜测”,并通过电子邮件澄清,谈判的结论和最终结果由委员会内的各成员国共同决定。
施耐德也支持这一立场,否认对他的指责。他表示,主席的职责是主持讨论、寻求共识,但公约内容最终是由46个成员国共同决定的。他指出:“所有46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公约应具有全球影响力,而不应局限于欧洲。”他还强调,自己在会议中给所有提出问题的代表发言机会。
施耐德对于外界批评他“屈从于美国影响”感到不解,毕竟27个欧盟国家在委员会中占据半数以上席位,力量不容小觑。“总体来看,欧盟及其他成员国的发言时间比美国和加拿大多。”施耐德回忆说。他还表示,他并没有为达成共识而游说,只是希望各国能在3月15日的最后期限前就草案达成一致。
人工智能委员会秘书克里斯蒂安·巴索林(Kristian Bartholin)也为施耐德辩护。他表示,施耐德一直努力充当一个中立的协调人,推动达成一项包括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在内的协议。“如果我们想要保护公民,就必须确保不仅欧洲国家遵守基本标准,主要的AI技术生产国也要遵守。”巴索林强调。
尽管如此,外界仍然质疑欧洲委员会是否只是为了捍卫自身合法性,才不惜一切代价要促成协议。过去二十年来,欧盟在公民权利和安全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2022年之前,俄罗斯一直是欧洲委员会的成员,这也影响了这个机构的公信力——按理来说,欧洲委员会的成员应是那些尊重人权和民主价值观的国家。
日内瓦大学的一位教授最近在《时报》(Le Temps)上写道,欧洲委员会在斯特拉斯堡的新办公楼内,笨重的沙发和简朴的装饰也印证了一些分析人士的观点:欧洲委员会“长期以来一直在衰落,既没有实权也没有公信力”。但另一些人则认为,正是欧洲委员会的“低调”和“谦逊”,使其甚至能在欧盟以外的国家推动人权事业发展。
瑞士:欧洲委员会中的“常驻角色”
有一点可以肯定:施耐德的职业生涯并未走下坡路,而是正值巅峰。他已经结束了作为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的最后一次会议,对于将这副重担交接出去,他感到松了一口气。但他并未完全退出舞台:他将继续担任委员会副主席,留在斯特拉斯堡,继续发挥影响。
瑞士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但仍将在欧洲的这个主要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9月,前联邦委员阿兰·贝尔塞(Alain Berset)就任欧洲委员会新任秘书长。贝尔塞认为人工智能是一次“范式转变”,也是对民主的一种“潜在威胁”,因此他主张对其进行监管。
施耐德则认为,人工智能将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管理等重大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他也意识到,算法对思想自由和民主构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他希望公约能有助于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减轻人工智能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他说:“这是否会奏效,要等十年、二十年后才能见分晓。”
(编辑:Sabrina Weiss,Veronica De Vore,编译自英语:瑞士资讯中文部/gj)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