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美国对瑞士金融中心施加的影响力

在被迫关门时,韦格林银行曾是瑞士历史最悠久的私人银行。
在被迫关门时,韦格林银行曾是瑞士历史最悠久的私人银行。 KEYSTONE/KEYSTONE/Ennio Leanza

2012年1月,瑞士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Wegelin & Co.)的合伙人康拉德·胡姆勒(Konrad Hummler)因在美国受到起诉威胁,不得不在一夜之间出售该银行。事后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远不止一家私人银行的终结。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事到最后必须速战速决:2012年1月,韦格林银行的管理层在短短三周内,把该行的一大部分出售给了Raiffeisen银行。

剩下的就只有和美国客户做生意的分部-可以说是“坏账银行”吧。那次紧急出售是迫于美国压力而为之,也体现了美国对全球金融业施加的影响力能有多大。

故事并不是从韦格林银行开始,而必须得从瑞银集团(UBS)说起,自2008年金融与经济危机之后,这家银行便被美国有关部门盯上。

这家瑞士最大银行被指控协助与教唆逃税。瑞银集团曾帮助美国客户向美国税务机关藏匿钱财。

法律冲突

当时在瑞士这可是合法业务。银行保密法禁止银行公开客户资料,对政府公开都不行。

可那正是美国想要的:数千名涉嫌逃税者的姓名。

这就让瑞银集团进退维谷,因为按照瑞士法律,他们无权提供这些姓名。假如瑞银拒绝交出这些资料,美国则要挟会对该行提出刑事起诉,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原因是,美国法律允许一家银行的交易对手与客户在这家银行被起诉时,终止与该行的业务关系。

出于这个原因,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不顾银行对客户的保密责任,迫使瑞银集团于2009年向美国提供了大约250名客户的姓名。这是向终结瑞士银行保密法迈出的第一步。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告别银行保密法

此内容发布于 关于银行信息自动共享的国际公约将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宣告着瑞士作为避税港的时代开始走向终结。

更多阅览 瑞士告别银行保密法

此事之后,韦格林银行才受到了美国有关机构的压力。这是因为韦格林银行虽然明知美国客户把钱藏匿在瑞士,可能只是为了瞒过美国税务机关,却还是接管了瑞银的美国客户。

胡姆勒自己的话

继瑞银之后,韦格林银行也受到美国刑事起诉的威胁,至此已是在劫难逃。2012年1月,美国诉讼的初步通知寄达韦格林银行信箱里时,该行高管层就知道,他们只剩三周时间来拯救这家银行了。

在美国,被告公司从收到初步起诉通知到实际起诉,中间通常有三周的时间。

在瑞士资讯swissinfo.ch新一期的德语播客Geldcast里,胡姆勒透露当时大概150人在为韦格林银行的紧急出售辛勤工作。

而这一切都严格保密。就在美国要正式起诉的几天前,韦格林银行找到买家Raiffeisen银行集团,令其如释重负。

美国的政治权力

韦格林银行仅剩的未出售业务便是那些美国账户,被打包成了单独实体-一家“坏账银行”,后来倒闭了。

现在我们知道,韦格林银行的终结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失败。这个故事说明了美国对瑞士金融中心施加的影响力有多大。如果美国有关机构想要点什么,瑞士有关部门就能命令银行公开客户资料-瑞银集团的案例就能说明问题。

美国权力之大,能扳倒瑞士银行,即使这些银行遵守瑞士法律-韦格林银行的案例就是很好的明证。

但美国的压力也催生了政治反思。如今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只存在于瑞士国内,而不再适用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译自德语:小雷/gj)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