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制裁之下的俄羅斯與伊朗-來自另類友邦的口糧

俄羅斯現在是伊朗的主要糧食供應國。
俄羅斯現在是伊朗的主要糧食供應國。 Alamy Stock Photo

面對國際制裁,俄羅斯和伊朗正在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尤其是在小麥貿易方面,而這些小麥的交易大部分在瑞士進行。儘管出於人道主義考量,這些業務獲准開展,但其仍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一個國家遭受制裁,並不代表其貿易活動就會消失。”伊朗-瑞士商會主席沙裡夫·內紮姆-馬菲(Sharif Nezam-Mafi)在日內瓦舉行的一場糧食會議上說道,“我們發現,具有相似體制的受制裁國家正在合作組織貿易集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招致歐盟、美國及七大工業國集團(G7)對俄羅斯的個人、企業及貿易實施制裁。瑞士也同歐盟保持一致,於今年3月實施了歐盟的第十個一系列制裁方案。

然而這未能阻止國際社會-包括不少非政府組織及最近七國集團在內-批評瑞士做得還不夠。他們點名批評的是瑞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數量有限,同時主張瑞士可加大力度強制實施制裁。

在這個系列中,我們會審視瑞士為遵從國際標準而採取的步驟,以及在哪些方面依然停滯不前。我們同時對制裁理由提出質疑,討論制裁對基於瑞士的大宗商品貿易造成的後果。我們還會分析在瑞俄羅斯資產,了解某些俄羅斯寡頭如何規避制裁。

他向一眾企業高階主管闡述了這一觀點,這些參會高階主管希望共同探討伊朗糧食市場的挑戰與機遇。據瑞士貿易和航運協會透露,全球80%的穀物由五大商品貿易巨頭-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中糧(Cofco)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在日內瓦地區進行交易。

2022年2月,西方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其實施制裁,而恰巧在這一制裁時期,伊朗小麥短缺嚴重,這使得伊朗從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進口的糧食數量激增。內紮姆-馬菲表示,今年在伊朗舉行的年度糧食大會上,註冊參會的俄羅斯公司數量大幅增加。

自1979年以來,伊朗一直陸陸續續地遭受國際制裁。最新一輪制裁始於2006年,原因是該國拒絕停止其鈾濃縮計畫。

出於人道主義考量,農產品貿易被排除在國際制裁之外(詳見資訊框)。在日內瓦,貿易商們已經證實,主要的農產品商貿和檢驗公司都有許可證,允許他們開展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的小麥貿易,並在德黑蘭保持其業務活動。

人道主義貿易許可

2021年,伊朗的國內糧食生產因乾旱而受到嚴重影響,迫使其進口糧食來彌補缺口。烏克蘭遭受侵略後的幾個月內,由於銀行和航運公司不確定如何在國際制裁下開展業務,俄羅斯出口暫時受挫,而此時的伊朗則成為了俄羅斯小麥的最大買家。

2022年7月,美國財政部擴大了農業貿易通用許可證的適用範圍,重申對俄制裁併不針對糧食。美國財政部一份關於糧食安全的事實說明文件指出,美國的目標是將小麥等必需品導入全球市場,以“減輕俄羅斯無端侵略烏克蘭對全球糧食供應和價格的影響”。在2022年4月全球小麥價格飆升期間,美國財政部發佈的一份通訊稿表明,美國並不打算阻礙農產品出口。

2022年8月,瑞士緊跟美國步伐,制定新規允許在必要的人道主義貿易中與俄羅斯公司進行交易。瑞士聯邦委員會還設立了一項新機制,如果受制裁實體的資產對小麥貿易至關重要,那麼可以予以解凍。

歐盟一直積極反駁所謂制裁導致了全球糧食價格上漲。 2022年6月,歐洲理事會強調,歐盟制裁體系允許農產品和食品自由流通。

由於俄羅斯致力於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其出口情況已部分恢復。然而,伊朗仍是俄羅斯的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之一。大宗商品數據分析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伊朗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佔俄羅斯小麥海外銷量的15%和13%。

在以往的國內糧食短缺期,伊朗曾從德國等多個來源進口小麥。但在過去兩年中,伊朗對俄羅斯的依賴大幅增加,據KPLER整理的數據,2021年和2022年,伊朗從俄羅斯進口的小麥分別佔其總進口量的83%和72%。

2019年,伊朗德黑蘭,麵包師在麵包店烘烤新鮮麵包。
2019年,伊朗德黑蘭,麵包師在麵包店烘烤新鮮麵包。 Keystone

五大糧食貿易商不願公開談論這個話題。當瑞士資訊swissinfo.ch向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詢問其業務活動時,公司發言人僅表示,這家公司“在全球開展業務,在遵守所有法規和制裁規定的同時,將190多個國家的農作物和市場聯繫起來。”

路易達孚在其2022年財務報告中提到,儘管他們在烏克蘭遭到侵略後暫停了在俄羅斯的運營,但後來他們在“盡可能滿足客戶需求並遵守所有適用的制裁、法律和法規”的前提下恢復了運營。路透社今年四月報導稱,該公司計畫從2023年7月起停止出口俄羅斯的糧食,然而當瑞士資訊聯繫該公司的發言人時,他們拒絕提供更多詳細資訊或對伊朗問題發表評論。

邦吉、嘉吉和中糧等公司是否可以出於人道主義原因無需遵循制裁條款,從而推動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小麥貿易?瑞士資訊就此多次詢問上述公司,但未收到回應。

支付問題阻礙糧食獲取

即使擁有人道主義貿易許可,與伊朗進行糧食貿易依然困難重重。 “許多人並不知道,在全球受制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做生意有多難,”國際穀物加工協會中東和非洲地區領導委員會成員梅爾扎德·詹姆希迪(Merzad Jamshidi)在日內瓦會議上告訴瑞士資訊。

  • 瑞士的貿易商必須適應戰爭,而這意味著,正式離開俄羅斯,並尋找新的盈利模式。
  • 英國《金融時報》稱,戰爭爆發一年後,總部設在瑞士的全球能源貿易商維多集團(Vitol)和貢渥集團(Gunvor)仍然是俄羅斯成品油的主要買家。
  • 瑞士的一個非政府組織稱,儘管俄羅斯由於向烏克蘭發動戰爭而被制裁,瑞士今年2月仍從俄羅斯進口了數量空前的黃金。

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支付,因為長期的金融制裁已經切斷了伊朗與國際銀行系統的聯繫管道。 “與伊朗進行銀行交易有兩個問題,”倫敦智庫機構Bourse & Bazaar基金會的創始人和經濟學家埃斯凡迪亞·巴特曼赫利吉(Esfandyar Batmanghelidj)表示。這家智庫專注於中東和中亞區域研究。

他指出:“首先,受制裁影響,很少有伊朗銀行能夠與歐洲銀行或其他任何銀行保持委託代理關係。”大多數國際銀行都不願意與受制裁國家打交道,即使相關交易涉及人道主義物資。這使得伊朗小麥進口商很難找到一個銀行管道來向出口商付款,巴特曼赫利吉補充道。

其次,伊朗獲取硬通貨的能力受限。巴特曼赫利吉說:“問題在於,伊朗央行的大部分外匯儲備已被凍結,伊朗過去用於貿易的石油收入也變得難以獲取。” 為了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美國限制了伊朗央行在人道主義貿易中的作用。

伊朗央行也在對小麥等基礎商品的補貼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該體系通過提供優惠匯率給貿易商,使他們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進口商品。然而,伊朗央行無法及時滿足貿易商對於硬通貨的需求,這導致糧食運輸船在伊朗港口外滯留數月,等待進口商支付貨款(見圖)。

波斯湾的运粮船出现拥堵情况
swissinfo.ch

過去幾年裡,由於伊朗貨幣崩盤和政府削減補貼,伊朗糧食價格飛速上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計算,無法負擔健康飲食的伊朗人數在2020年增至1’710萬,超過總人口的20%,而在2017年,這一數字為960萬。

巴特曼赫利吉表示:“伊朗並不是一個面臨嚴重飢荒危機的國家,但制裁確實導致大環境不好,包括糧食在內的生活必需品的可負擔性和供應無法得到保障。”

相关内容
瑞士商品贸易

相关内容

瑞士商品贸易-科普

此内容发布于 我们对于日常生活高度依赖的商品贸易知之甚少。这段视频讲解了瑞士如何成为这一基础性行业中的重要一员。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以及出行所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商品贸易获得的。

更多阅览 瑞士商品贸易-科普

新貿易通道

小麥貿易並不是俄羅斯和伊朗之間日益增強聯繫的唯一表現。俄羅斯政府重新開始關注開闢新的貿易路線。僅在2022年,俄伊兩國就多次舉行總統級別的會晤,這表明雙方外交活動十分活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過一個月,俄羅斯外交部長就承諾將聯手伊朗繞過國際制裁。俄羅斯和伊朗走得這麼近,自然引起了美國的警覺,其首要任務是阻止這兩個被孤立國家之間的武器運輸。

國際南北運輸走廊(INSTC)是俄伊之間的一個重大合作項目,旨在通過中亞和伊朗將俄羅斯與印度連接起來。相比通過北海、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的曲折路線,這條由公路、鐵路和航線組成的運輸網絡環繞並跨越裏海,因此顯得更為直接,大幅縮減貨物運輸的時間和成本。

儘管此項目已經被討論了20多年,但西方的制裁激發了俄羅斯的興趣。 2022年6月,從聖彼得堡出發的一批試運商品已經跨過裏海,抵達孟買。同時,伊朗也更加接近於加入歐亞經濟聯盟,這是若干前蘇聯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集團。

據報導,俄伊兩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建立直連金融管道,繞過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而俄羅斯已經成為伊朗最大的投資來源國。根據伊朗財政部長提供的數據,截至2023年3月,今年來自俄羅斯的投資總額達到27.6億美元,佔伊朗外國直接投資的三分之二。

然而,這種俄伊間的密切關係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國際南北運輸走廊的鐵路線路並未全部完工,而且儘管航線已經投入使用,但跨裏海貨物運輸能力有限。

經濟學家Esfandyar Batmanghelidj對俄伊關係強化給伊朗帶來轉機持懷疑態度。他表示:“他們仍然面臨銀行業務限制。對於俄羅斯和伊朗來說,創建一個能彌補它們在全球市場購買必需商品能力不足的供應鏈將會頗為困難。”

然而,在日內瓦糧食會議上,企業高階主管們看到了更多的區域貿易機會。從伊朗的角度看,西方市場和手段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

(譯自英語:瑞士資訊中文部,編輯:Nerys Avery)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