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瑞士流亡的日子

Foule accueillant un homme penché à la fenêtre d un train
1974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乘火车来到瑞士施维茨州的艾恩西德尔恩(Einsiedeln)。 Ullstein Bild - Rdb

被驱逐出苏联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在瑞士生活了两年。为了躲避克格勃(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追踪,这位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甚至躲到了苏黎世乡下的一个偏远村庄。如今,仍有游客追随他的脚步去那里探访。

2007年,弗拉基米尔·普京将俄罗斯联邦国家奖-国家的最高荣誉-授予一位88岁的作家。这条新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获奖者的身份颇不一般。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Izhevich Solzhenitsyn)是冷战时期苏联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因为批评斯大林,在劳改营中度过了许多年。他之后曾多次在书中提及这段经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196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后来的《第一圈》和《癌症病房》。

在经历了漫长的旅途之后,索尔仁尼琴于1994年回到了俄罗斯,在领奖后不久,他于2008年8月3日因心脏衰竭去世。《新苏黎世报》曾经这样写道:这位上世纪70年代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已经成了一位为该国领导人编织颂歌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

“让索尔仁尼琴安静一会儿”

在更早之前,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曾在瑞士度过了生命中重要的两年。1974年2月,他被苏联驱逐后流亡瑞士。在苏黎世火车站,人们热情地迎接了他-当年图片资料和电视报道见证了这一时刻。索尔仁尼琴是文学界的超级明星。他的书本本畅销。在可怕的苏联克格勃的监视下,他迁居瑞士是冷战时期最不寻常的事件之一。

Foule entourant un homme dans une gare
1974年,苏黎世火车站,热情的人群等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到来。 Rdb By Dukas / Sigi Maurer

索尔仁尼琴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他免于进一步的迫害。三卷本的《古拉格群岛》是他的主要作品。这部作品谴责了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不人道的惩罚及再教育制度。

当这本著作在西方出版后,索尔仁尼琴于1974年2月12日被捕,后被驱逐到德国。他在艾费尔高原地区探访了海因里希·伯尔两天,并于2月15日抵达苏黎世。为什么去苏黎世?首先,那是他的律师Fritz Heeb的住地,而这位律师管理着索尔仁尼琴著作的版权。其次,索尔仁尼琴还想为他的历史小说《红轮》而研究列宁(后者也曾在苏黎世居住)。

此外,还要强调苏黎世市市长Sigmund Widmer从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我们全家人都很买力气,”他的女儿事后回忆说,当年她23岁。”我母亲负责照顾作家的妻子和岳母,我父亲负责处理文件工作。我的工作主要是教其长子Dmitri德语。” 索尔仁尼琴的家人在作家抵瑞几周后与他在瑞士团聚。

Pancarte réclamant de la tranquilité sur un balcon
阳台标语牌上写着“让索尔仁尼琴安静一会儿”。 Credit: United Archives Gmbh / Alamy Stock Photo

但事与愿违的是,作家在苏黎世的生活并不平静。他的出现引起了持续的轰动,公寓被围观者围得水泄不通。邻近学校的学生甚至打出标语牌,要求”让索尔仁尼琴安静一会儿!”。最后,苏联大作家还是希望离开。市长Sigmund Widmer让他住进自己在Sternenberg的度假屋。Sternenberg是一个位于特斯河谷(vallée de la Töss)的小村庄,距苏黎世30公里。

参观作家故居

现已退休的社会工作者Erwin Fässler也记得这位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他当年14岁,住在Sternenberg附近,离索尔仁尼琴家仅一公里远。”我那时还是个孩子,经常在那所房子周围走动,但我对里面住的名人一无所知。Fässler对索尔仁尼琴的兴趣是几年前才萌生的,因为他在苏黎世高地推出了一系列游览项目。

其中,有一个追随瑞士主保圣人Nicolas de Flüe足迹的旅游路线;还有一个专门介绍著名孟买电影业瑞士拍摄地点的宝莱坞主题线路,非常受印度游客欢迎。Erwin Fässler本人看过100多部宝莱坞电影,可谓是研究宝莱坞电影瑞士取景地的专家。此外,他也开发了两个与俄罗斯有关的线路:”重踏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大元帅的脚步”,途径瑞士数个山口;而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旧居 “则将游客带进作家探求和平与宁静的往昔。

谁对这一主题旅游最感兴趣呢?Erwin Fässler介绍说,大部分是俄罗斯人,偶尔也有美国游客。在俄罗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望延续至今,许多人对这位作家怀有崇敬之情。他们因此也想到作家在苏黎世高地的隐居之地一探究竟。

Photo en noir et blanc d un petit village dans des collines
Eth-bibliothek Zürich, Bildarchiv Rud. Suter

Erwin Fässler带记者来到这所有名的房子-一座朴素的农舍。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想起,在近五十年前的夏天,这里曾经住过一位豪杰。当时,为了寻求安宁,索尔仁尼琴用报纸遮住窗户。虽然他与村民的接触很少,但邻居们都认识他。如今82岁的Heidi Iseli对这位作家的往事记忆犹新:”他每天都来我们农场买鲜奶。而且经常在路上就能喝掉一半- 他会坐在椴树下的小板凳上休息。”

Heidi Iseli还记得,索尔仁尼琴在花园里种了莳萝和当地人从没见过的”俄罗斯蔬菜”。天气好的时候,他经常坐在樱桃树下写作。他的归隐生活十分低调。当地的山丘让他想起家乡俄罗斯。他吃得也很简单,主要是面包、奶酪和鸡蛋。Franziska Widmer记得,索尔仁尼琴的厨房里空鸡蛋盒堆积如山。”他吃了很多生鸡蛋。在此之前几年,他曾患过胃癌,也似乎特别喜欢吃鸡蛋。”

特斯河谷的克格勃

当时,索尔仁尼琴知道自己在国外也逃不过克格勃的监视。但他没想到,苏联情报部门在瑞士对他监控的严密程度。随着1998年《米特罗欣档案》(Mitrokhine Archive)的出版,这一事实也浮出水面。这本书是克格勃特工瓦西里·米特罗欣(Vassili Mitrokhine)在1992年去英国之前写的笔记汇编。这些文件详细介绍了针对索尔仁尼琴的、代号为 “Pauk”的行动。其目的不仅是密切监视这位作家,而且要在西方诋毁他。克格勃在他的身边安插了内线:Valentina Holubva和她的丈夫,这对假冒的持不同政见的捷克夫妇在索尔仁尼琴一到苏黎世就与他接触,通过为作家提供各种帮助的方式成为其身边重要的朋友。

索尔仁尼琴在回忆录中解释说,起初他对这两名特工的国籍没有任何怀疑。他是后来才开始疑心起来。作家说,暂时住到乡下的特斯河谷也是为了避开这些可疑人物。当时,索尔仁尼琴曾寻求警方帮助,但是警察解释说他们无法采取保护措施,并建议他在手边放两桶水,以防有人晚上放火烧Sternenberg的农舍……

在那里住了几个月后,索尔仁尼琴回到了苏黎世,那时城里的追逐热潮已经平息。后来,在美国佛蒙特州的Cavendish,索尔仁尼琴终于找到了符合他需求的、与世隔绝的居住地。

Homme barbu en train de fendre du bois
索尔仁尼琴在美国的森林 Imago/leemage

1990年,这位持不同政见者获得平反,4年后返回了俄罗斯。西方对他的追捧平静下来。回到俄罗斯以后,索尔仁尼琴在访谈和出版物里表现出保守派和民族主义者的形象,他所担心的是,北约对东欧影响力的扩张。

(编译自法语:郭倢)

相关内容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Gipfel in Samarkand

相关内容

“俄罗斯的作用受到质疑”

此内容发布于 乌克兰的战争、几个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三十年后,分裂出来的各国并未找到安宁。我们就俄罗斯的作用以及中国的影响采访了瑞士安全分析家Benno Zogg。

更多阅览 “俄罗斯的作用受到质疑”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