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终结病原体保护主义了
国际制药商协会联合会(IFPMA)总干事托马斯·库尼(Thomas Cueni)认为,不受限制地获取病原体将有助于世界防备新的病毒变种和未来的大流行病。
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之前,只有专家才知道“基因组测序”是什么意思。但当中国科学家在2020年初迅速分享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缩写为SARS-CoV-2)的基因组时,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最近,来自博茨瓦纳和南非的科学家发现了B.1.1.529病毒变异株,它以奥米克戎变种(Omicron)更为人所知。
如今我们都接受了迅速分享基因组信息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此举对帮助我们应对这一次以及未来大流行病的影响。随着各国政府为能改善世界防范和应对未来大流行病的方式,开始就一个新全球协定(英)的细节展开谈判,那么关键一点是确保他们考虑另一项鲜为人知、鲜为人了解的协定-《名古屋议定书》-的作用。
《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公平平等分享使用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的目标是确保基因资源使用取得的利益能够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分享。
该议定书于2014年10月12日正式生效。
它旨在通过建立国家法律框架,为遗传资源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创造法律确定性和利益分享机制。
该议定书规定,要获取遗传资源,就必须先得到资源提供国的“事先知情同意”,并达成“共同商定的条款”,其中应包含对利用有关资源所产生利益的公平和公正的分享。
该议定书旨在为获取及公平与公正地分享遗传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产生的利益提供指导,它能够且已被用来阻止致命病原体的获取,而获取这些致命病原体对科研至关重要。虽然我们都想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但没有人想“保护”危险的病原体和细菌,恰恰相反,我们希望根除它们。
截至目前在冠状病毒的案例中,我们很幸运,得以在分享病原体信息方面有如此非凡的合作,但我们无法保证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一些国家可以不分享病原体及其基因序列,并拒绝让来自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科学家获得基因数据和生物样本。
拒绝共享病原体
这并不是在喊“狼来了”,绝对不是。《名古屋议定书》确实有一个条款,涉及对紧急卫生状况给予适当考虑,但这还不够。近几年来数国政府已经拒绝共享病原体。仅在过去三年当中,就曾发生过针对30多种流感病毒株的数据发布被延误。
相关内容
新冠疫苗:如何让数十亿人不再苦苦等待
将近十年前,沙特阿拉伯宣称其对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权利,因而拖延了追踪该病及评估相关风险的努力。类似的延误也发生在埃博拉出血热(西非)和流感(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等传染病追踪中。印度、巴西、南非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都声称,该议定书适用于来自遗传资源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数字序列信息(DSI)。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对《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背后善意原理的潜在-和实际性的-颠覆。如果不公开病原体及其测序,科学家就将无法开发医疗对策。一种不在意国界的致命病毒很难被归类为国家资源,必须保护其生物多样性。编撰这份议定书的目的 ,绝不是为了通过一种被误导的病原体保护主义而将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GISAID是科学家用来与世界快速分享他们发现的基因组的公共平台,其创始人彼得·博格纳(Peter Bogner)说过,《名古屋议定书》“所面向的各个目标极为不同,不仅仅是为促进公共卫生和应急反应而交流病原体”。
现在各国卫生部长也已上阵,对疫情的防备工作得到了最高层的关注,我们终于有希望解决以环境为目标起草的《名古屋议定书》可能被错误实施的问题。
相关内容
要求打破大型制药公司新冠疫苗垄断的呼声渐涨
应对奥米克戎
各生物制药公司已着手应对奥米克戎变种,就像之前对待其他冠状病毒变种那样。他们正迅速而勤奋地工作,以确定我们目前的疫苗如何能够抵御这一最新变种。
他们还致力于发现新的技术平台和疫苗,以对抗潜在的新冠病毒变种或未知病毒。我们目前的新冠疫苗仍将有望提供针对重症的强有力保护,但我们可以肯定,我们仍会继续发现其他变种,而这些变种将构成更大的风险,为此我们还需要新的或更新过的疫苗。
因此,围绕防备新大流行病协定进行的谈判应直接修正或至少澄清《名古屋议定书》,这点至关重要。就病原体共享问题提供法律确定性,这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利益。新协定的制定必须与科学家所尊重的监测和反应体系相一致。政治家们需要认识到,由各国环境部处理的一些复杂技术问题,有可能威胁到我们全球的卫生安全。
2021年12月初,瑞士与其他193个国家一起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结束时,各国部长级代表团起立热烈鼓掌,同意推进一项新的全球协定,以改善世界对未来大流行病的防范与应对。他们给了自己两年时间来起草协定,以便在2024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提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立场。
(译自英语:于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